形容一个人鬼的成语(形容人很鬼的成语是什么成语)(40个)

形容一个人鬼的成语(形容人很鬼的成语是什么成语):为鬼为蜮,五鬼闹判,人妖颠倒,兴妖作孽,兴风作浪,妖魔鬼怪,弄鬼掉猴,心怀鬼胎,怀着鬼胎,捻神捻鬼,摄魄钩魂,无与为比,是非颠倒,毒魔狠怪,牛鬼蛇神,白日见鬼,百鬼众魅,神不知鬼不觉,神出鬼没,神号鬼哭,神头鬼面,神工鬼斧,神差鬼使,神施鬼设,神焦鬼烂,神鬼莫测,若敖鬼馁,鬼使神差,鬼出电入,鬼哭狼嚎,鬼哭神嚎,鬼头鬼脑,鬼斧神工,鬼烂神焦,鬼神不测,鬼神莫测,鬼蜮伎俩,鬼迷心窍,鬼鬼祟祟,人不知鬼不觉。1、为鬼为蜮 wéi guǐ wéi yù

释义:为鬼为蜮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出处:《诗经 小雅 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2、五鬼闹判 wǔ guǐ nào pàn

释义:五鬼闹判 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出处:鲁迅《小说旧闻钞·三保太监西洋记》:“惟其中有五鬼闹判一语,不知所出;以问余,亦无以应也。”

3、人妖颠倒 rén yāo diān dǎo

释义:人妖颠倒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鬼便遂归,作其父形,且语其家:‘二儿已杀妖矣。’儿暮归,共相庆贺,积年不觉。”

4、兴妖作孽 xīng yāo zuò niè

释义:兴妖作孽 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出处:明 瞿佑《剪灯新话 永州野庙记》:“此物在世已久,兴妖作孽,无与为比。”

5、兴风作浪 xīng fēng zuò làng

释义:兴风作浪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

出处: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6、妖魔鬼怪 yāo mó guǐ guài

释义:妖魔鬼怪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出处: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7、弄鬼掉猴 nòng guǐ diào hóu

释义:弄鬼掉猴 比喻调皮捣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8、心怀鬼胎 xīn huái guǐ tāi

释义:心怀鬼胎 心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坏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9、怀着鬼胎 huái zhe guǐ tāi

释义:怀着鬼胎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这刘太公怀着鬼胎,庄家们都捏着两把汗。”

10、捻神捻鬼 niǎn shén niǎn guǐ

释义:捻神捻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

11、摄魄钩魂 shè pò gōu hún

释义:摄魄钩魂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出处: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12、无与为比 wú yǔ wéi bǐ

释义:无与为比 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荣宠之盛,无与为比。”

13、是非颠倒 shì fēi diān dǎo

释义:是非颠倒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14、毒魔狠怪 dú mó hěn guài

释义: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处:《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15、牛鬼蛇神 niú guǐ shé shén

释义: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出处:唐 杜牧《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16、白日见鬼 bái rì jiàn guǐ

释义:白日见鬼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17、百鬼众魅 bǎi guǐ zhòng mèi

释义:百鬼众魅 各种妖魔鬼怪。

出处:《后汉书 方术传下 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18、神不知鬼不觉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释义:神不知鬼不觉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出处: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这烦恼神不知鬼不觉,天来高地来厚。”

19、神出鬼没 shén chū guǐ mò

释义:神出鬼没 像鬼神一样变化无常。比喻用兵神奇迅速;变化莫测。现常比喻行动出没无常;不可捉摸。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20、神号鬼哭 shén háo guǐ kū

释义:神号鬼哭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21、神头鬼面 shén tóu guǐ miàn

释义:神头鬼面 比喻怪模怪样。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9卷:“殊不知少间自都无主张,只见许多神头鬼面,一场没理会,此乃是大不实也。”

22、神工鬼斧 shén gōng guǐ fǔ

释义:神工鬼斧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六卷:“二树画梅,题七古一篇,叠‘须’字韵八十余首,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23、神差鬼使 shén chāi guǐ shǐ

释义:神差鬼使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8回:“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蹦出那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

24、神施鬼设 shén shī guǐ shè

释义:神施鬼设 形容诗文十分精妙。

出处:唐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25、神焦鬼烂 shén jiāo guǐ làn

释义:神焦鬼烂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出处:清 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皆伐山通道,穷搜窟宅,神焦鬼烂。”

26、神鬼莫测 shén guǐ mò cè

释义:神鬼莫测 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诸将皆拜伏曰:‘丞相机算,神鬼莫测。’”

27、若敖鬼馁 ruò áo guǐ něi

释义:若敖鬼馁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28、鬼使神差 guǐ shǐ shén chāi

释义:鬼使神差 鬼神暗中支配着。比喻行动不由自主;事出意外。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也不是提鱼穿柳欢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

29、鬼出电入 guǐ chū diàn rù

释义:鬼出电入 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雷声雨降,并应无穷,鬼出电入,龙兴鸾集。”

30、鬼哭狼嚎 guǐ kū láng háo

释义:鬼哭狼嚎 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31、鬼哭神嚎 guǐ kū shén háo

释义:鬼哭神嚎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吓还不算,还逼着人‘逃难’。弄得村上鸡飞狗跳,鬼哭神嚎。”

32、鬼头鬼脑 guǐ tóu guǐ nǎo

释义:鬼头鬼脑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33、鬼斧神工 guǐ fǔ shén gōng

释义:鬼斧神工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34、鬼烂神焦 guǐ làn shén jiāo

释义:鬼烂神焦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出处: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35、鬼神不测 guǐ shén bù cè

释义:鬼神不测 测:猜想,估计。鬼神也预料不到。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

36、鬼神莫测 guǐ shén mò cè

释义:鬼神莫测 鬼神也揣测不到。形容非常神奇奥妙,谁也摸不清底细。

出处:无 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真个军师妙算,鬼神莫测。”

37、鬼蜮伎俩 guǐ yù jì liǎng

释义:鬼蜮伎俩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38、鬼迷心窍 guǐ mí xīn qiào

释义:鬼迷心窍 窍:孔穴。古人认为心有好几窍;窍不通;人就糊涂。鬼迷住了心窍。比喻受错误认识支配而糊涂。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39、鬼鬼祟祟 guǐ guǐ suì suì

释义: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40、人不知鬼不觉 r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释义:人不知鬼不觉 行为诡秘,任何人都没有察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正经明儿你打发小子问问王太医去,弄点子药吃吃就好了。人不知鬼不觉的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