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全球发病率为2%-3%,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显著影响,可从核心特征、发病机制等方面展开说明。
1、核心病理特征:
银屑病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及炎症细胞浸润为病理基础,表皮细胞代谢周期由正常28天缩短至3-4天,导致角质层异常增厚,形成典型银白色鳞屑。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是关键诱因,T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剧皮肤炎症反应。
2、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约30%患者有家族史,已发现多个易感基因位点。环境因素可触发或加重病情,例如链球菌感染常诱发点滴状银屑病。免疫紊乱贯穿疾病全程,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异常活化,进一步放大免疫反应。
3、临床表现:
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常累及头皮、肘膝伸侧、骶尾部等部位,可伴瘙痒或疼痛。指甲受累表现为顶针状凹陷、油滴样变色或甲剥离。约30%患者伴发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
4、疾病分型:
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分为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脓疱型银屑病表现为无菌性脓疱,可泛发或局限;红皮病型银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关节病型银屑病伴发关节损害。各型可相互转化,需要动态评估病情。
5、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轻度患者以外用药物、光疗为主;中重度患者需联合生物制剂治疗,如靶向抑制IL-17,可快速控制症状,显著改善中重度患者预后,但需严格监测感染风险。
银屑病的管理需多学科协作,随着对疾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型靶向药物及细胞治疗技术正逐步应用于临床,未来有望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银屑病就诊什么科室
皮肤科:作为皮肤疾病,银屑病的主要就诊科室为皮肤科。皮肤科医生具备专业的皮肤疾病诊疗知识与经验,可通过观察皮肤症状、询问病史等方式,准确诊断银屑病类型与病情程度,并制定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案。风湿免疫科:当银屑病并发关节病变,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时,需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该科室医生擅长诊治免疫相关疾病,能针对银屑病关节炎进行系统评估与治疗,控制关节炎症,延缓关节损伤。中医科:中医在银屑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部分患者可选择中医科就诊。中医师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熏洗、针灸等疗法,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改善患者体质,辅助缓解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