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141|回复: 26
[诗话]
王夫之诗论选摘分享
[复制链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阳(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著述甚丰,其中有三部诗评:《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
摘取一些个人觉得有意思、可以开拓思路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收藏0
转播
分享
淘帖0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情感”:
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然因此而诗,则又往往缘景、缘事、缘已往、缘未来,终年苦吟而不能自道。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
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古人于此,乍一寻之,如蝶无定宿,亦无定飞,乃往复百歧,总为情止。卷舒独立,情依以生。空杳之迹微,大忍之力定。
个人解读:
真挚的情感,为诗之根本。情所到处,诗意自到。
虚伪、浮浅、麻木……的基底,不可能产生动人的作品。
先立“真情”,再谈技巧。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哀粲 于 2020-7-17 12:46 编辑
关于“技巧”:
1.当其始唱,不谋其中;言之已中,不知所毕;已毕之余,波澜合一。然后知始以此知,中以此中。此古人天文斐蔚、夭矫引伸之妙。
盖意伏象外,随所至而与俱流,虽今寻行墨者,不测其绪。要非如苏子瞻所云“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也。维有定质,故可无定文。质既无定,则不得不以钩锁映带、起伏间架为画地之牢矣。
2.诗固有脉络,但不从文句得耳。意内初终,虽流动而不舍者,即其络也。
但写情,不傍事,求之此有余,不劳更求之彼矣。借他物以夤缘者,不及情故也。如彼,乃不劳作诗。
3.因云宛转,与风回合,总以灵府为逵径,绝不从文字问津渡。
4.一篇之中,以一句为警,陋习也。
个人解读:
王夫之主张“浑灏”,“流动”,诗应如“行云流水”。而对“钩锁映带、起伏间架”等技巧,视为“画地为牢”。
对“警句”,“诗眼”之说,亦嗤之以鼻。
我认为,技巧固然是必须学习的基本功,但不宜过于迷恋技巧。单纯以技巧来评诗之好坏,亦落下乘。
其实学习任何学问,都是这样的过程,先入,后出。
先学规矩,然后要将规矩熔化于心。
出之于作品,浑然金玉,无脉络痕迹可寻,方为上品。
好比金庸的“独孤九剑”,先有招,后无招。先学剑法,再将剑法尽数忘却。方可臻“随心所欲、千变万化”的境界。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情感和技巧的关系:
古人之约以意,不约以辞,如一心之使百骸;后人敛词攒意,如百人而牧一羊。治乱之音,于此判矣。
个人解读:
“意”为核心。以意来驾驭词汇。如同“心”指挥四肢百骸。
而不是“意”先天不足,靠堆砌词汇来攒、拼一个“意”出来。乍看起来镂金错彩,细看之下却言之无物。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5#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哀粲 于 2020-7-17 13:01 编辑
关于具体的表现方式:
1.悲者形必静,哀者声必约。
2.可以群者,非狎笑也。可以怨者,非诅咒也。不知此者,直不可以语诗。
……鄙躁者非笑不欢,非哭不戚耳。
个人解读:
所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贵静,贵约,贵平,贵稳。是为铁律。
表现为哭笑怒骂者,格调则鄙下。
3.所咏虽悲壮,而声情缭绕,自不如吴均一派装长髯大面腔也。丈夫虽死,亦闲闲尔,何至赪面张拳?
个人解读:
即使豪壮悲愤,亦须“声情缭绕”。
大丈夫就算死,风度亦闲适,不要撸起袖子面红耳赤。
(豪放派画重点了)
4.敛者固敛,纵者莫非敛势。知敛、纵者,乃可与言乐理。
个人解读:
运势布局须谨记此句。此为至理。
敛,而后可纵。蓄势,而后能发。
一味放纵作豪态者,不知诗理也。
5.愈缓愈迫,笔妙之至。惟有一法曰忍。忍字,固不如忍篇。心有密理,笔有忍势,艳而不俗,方可不愧作者。
个人解读:
同上。须知“蓄势”之重要性。
蓄势,方可有力。
6.引之开而愈合,放之缓而愈悲,不为雅容而自雅,汉魏之遗音也。
7.起兴远,跌荡缓,感人倍深。
个人解读:
仍在反复诠释:
贵静,贵约,贵平,贵稳,贵缓。
贵气,贵势。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哀粲 于 2020-7-17 13:16 编辑
关于咏史:
即序事中,凭吊在焉。凭吊所寄,美刺亦见。后来俗笔妄云作诗,正如狱辞,前列供招,后下勘语。适足置木刻案牍鬼柜下耳!
个人解读:
俗笔咏史,好象在写讼辞一样。前面罗列事迹,最后下个判语。僵化不可取。
咏史,应该在叙事中,就寄托凭吊,在凭吊中,就寄托褒贬。终以融化无痕为上。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7#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咏物:
古之咏物者,固以情也,非情则谜而不诗,疑沓疑赘。
个人解读:
咏物者,若不倾注情感,就成了灯谜,只是拖沓累赘罢了。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8#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2:4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补充讨论。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石头不砸人
石头不砸人
当前离线
积分5480
258
主题1720
回帖5480
积分
论坛嘉宾
积分5480
收听TA
发消息
9#
发表于 2020-7-17 13: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船山先生多道人所不道,然自己下笔,有所突破者也不多。可见,诗论诗人终究两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哀粲
哀粲
当前离线
积分16727
262
主题7254
回帖1万
积分
论坛嘉宾
中国诗词论坛嘉宾
积分16727
收听TA
发消息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3:05
|
只看该作者
石头不砸人 发表于 2020-7-17 13:00
船山先生多道人所不道,然自己下笔,有所突破者也不多。可见,诗论诗人终究两家。
嗯 ,艺术批评也是一门专业的。会评的不一定会写。
伯牙会弹琴,子期会听琴。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雨燕书
微雨燕书
当前离线
积分13385
67
主题5583
回帖1万
积分
超版
超级版主|朝霞诗社首席
积分13385
收听TA
发消息
11#
发表于 2020-7-17 13: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粲粲辛苦了!好资料共诗友共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妙妙威武
妙妙威武
当前离线
积分2662
40
主题1116
回帖2662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积分2662
收听TA
发消息
12#
发表于 2020-7-17 17:47
|
只看该作者
哀粲 发表于 2020-7-17 12:42
关于“情感”:
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然因此而诗 ...
极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妙妙威武
妙妙威武
当前离线
积分2662
40
主题1116
回帖2662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积分2662
收听TA
发消息
13#
发表于 2020-7-17 17:48
|
只看该作者
哀粲 发表于 2020-7-17 12:42
关于“技巧”:
1.当其始唱,不谋其中;言之已中,不知所毕;已毕之余,波澜合一。然后知始以此知,中以 ...
支持经常分享,都写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妙妙威武
妙妙威武
当前离线
积分2662
40
主题1116
回帖2662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积分2662
收听TA
发消息
14#
发表于 2020-7-17 17:51
|
只看该作者
哀粲 发表于 2020-7-17 12:42
关于情感和技巧的关系:
古人之约以意,不约以辞,如一心之使百骸;后人敛词攒意,如百人而牧一羊。治乱 ...
光有技巧,难免匠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妙妙威武
妙妙威武
当前离线
积分2662
40
主题1116
回帖2662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6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8 积分
积分2662
收听TA
发消息
15#
发表于 2020-7-17 17:52
|
只看该作者
哀粲 发表于 2020-7-17 12:43
关于咏物:
古之咏物者,固以情也,非情则谜而不诗,疑沓疑赘。
灯谜……真是如此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