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么看,我不是蝴蝶!”

上为舞毒蛾,下为君主斑蝶。

而今天,我要来击碎谣言了!

看看这些——

接骨木燕尾尺蛾 。图/《飞蛾》

宽带闪彩灯蛾 。图/《飞蛾》

马阿尔大蚕蛾 。图/《飞蛾》

全都是飞蛾!

刻板印象害死“蛾”啊,那么蝴蝶和飞蛾到底该怎么区分呢?

蝴蝶和飞蛾,傻傻分不清楚

大约在1.1亿年前,蝴蝶由鳞翅目当中某一昆虫演化而来,而这一古老的昆虫是蝴蝶和蛾类共同的祖先。

在将近130个科的鳞翅目昆虫当中,蝴蝶仅占了8个科。简单来说, 蝴蝶只是蛾类演化树上的一个分支。

青凤蝶。图/视觉中国

想完完全全区分开蝴蝶和飞蛾,难度比较大,但是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

区分飞蛾和蝴蝶看两点,一个是飞蛾有更大的“鳞片”,使它们的身体更加粗壮、毛茸茸的;另一个就是飞蛾还拥有适合夜视的眼睛,并表现出翅膀耦合,其中前翅和后翅连接为单个翅膀以进行飞行。

褐赭表夜蛾 。图/《飞蛾》

理论就是用来被现实打脸的,这个灰灰的,在夜间飞行的,天线有刚毛,翅膀耦合的 灰蝴蝶,一身飞蛾的特征,但它确实是蝴蝶;

灰蝶。图/视觉中国

再比如,有些蝴蝶跟蛾类一样在夜间活动,例如许多 弄蝶和美洲丝角蝶;另外,还有许多蛾类是日行性的,而日行性在蛾类的演化史中至少已经在不同类群中独立演化了30次,知名的 马达加斯加落日蛾,它们如此美丽,被误会成是凤蝶了一百多年。

马达加斯加落日蛾。图/视觉中国

所以啊,相较于蝴蝶,蛾类不仅种类更多,历史也更为悠久,且由于经历过多样的栖息环境和生存条件,蛾类的形态和生活方式都更加多样化。

正如 《飞蛾》这本书所揭示的,蛾类跨越多样的生态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用一本书,打破对飞蛾的刻板印象,重新认识被低估的鳞翅目昆虫。

大美飞蛾,知多少?

《飞蛾》介绍了飞蛾从卵变为成虫的四个发育阶段,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习性,而且每个阶段总是有一些突破常识的冷知识,让我们先从卵说起。

蛾类的产卵习性依种类而不同,有的一次仅产一颗,有的一次产上千颗的卵。产下的卵有时会粘在寄主植物表面,有时则会插入寄主植物内;也有些种类的雌蛾从空中抛投式产下卵粒。

我们总以为,卵都是圆形的,但是飞蛾的卵可谓是 “五花八门”的圆——有的卵是标准的球形,还有些卵形状类似蛋糕状、飞碟状或足球状。

卵可能是白色、透明或极鲜艳的颜色,它们必须是不显眼或是有一些色彩隐蔽策略来防御捕食者。

卵必须要能抵抗从严寒、降雨到剧烈高温等多种环境压力,保护未来将发育成蛾的这个大小不到1毫米的精巧娇弱的胚胎。

飞蛾的卵奇特还不够,幼虫更是千变万化。

蛾类幼虫有的小到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有的长达15厘米,还有的甚至更长。外观形态上有的像蛆状、细枝状、叶片状、触手状;有的全身毛茸茸的,长满了尖刺;有的则全身光滑。

曲线枯裳蛾的毛毛虫不仅长得像 一片悬挂的干枯叶片,而且会模仿叶片随风左右摇摆的动作。 图/《飞蛾》

比起《爱丽丝梦游仙境》或艾瑞·卡尔《好饿的毛毛虫》里描绘的长着粗短的腿、身体一节一节的刻板的毛毛虫形象,现实世界里蛾类幼虫反而更加千变万化。

就拿 玉米天蚕蛾举个例子,雄性要经历六个龄期,雌性则要经历七个龄期,在为期两个月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开始为浅褐色(图A);不久后,巧克力色底色之下会出现白色条带,之后它们会维持这样的体色直到四龄虫(图B);成长为五龄虫时,体色则会变成绿色或黄色(图C);此后,它们会分散开来独自觅食直到最终成熟(图D)。

A

B/C/D

玉米天蚕蛾。图/《飞蛾》

成熟的幼虫身体上有色彩鲜明的条带,这警示捕食者它们身上有毒刺,比如这只 棉斑犀额蛾,这个长相确实鸟见了是要吓一大跳,赶紧跑路的。

稚嫩的幼虫期终于过去,接下来要进入蛾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了——蛹。

这时候的它们无法动弹,且防御能力较低,除非它能保留幼虫时期的化学物质使得其本身具有毒性,而大部分幼虫会选择用 茧来保护自己,但是茧的保护程度各不相同。

比如 刻克罗普斯蚕蛾的预蛹期,能用 双层茧庇护自己持续超过十天 ,附着在物体表面的较松散的外层连同较紧密的内层共同抵抗捕食者与拟寄生生物,保护预蛹。

独眼巨人柞蚕的预蛹。图/《飞蛾》

比如 独眼巨人柞蚕的预蛹与蛹被坚硬的丝茧包裹着,得到庇护的它们能躲避严峻的冬季气候与捕食者,真的很像一个婴儿摇篮,包裹着脆弱的躯体。

等时机成熟,破蛹壳而出,进入 羽化阶段, 刚开始羽化时,飞蛾的翅膀小而柔软,因此它需要一个安全的场所来伸展翅膀,直到翅膀变硬才能够飞翔。

一只东南亚产的雄性乌桕大蚕蛾正要起飞。图/《飞蛾》

毛毛虫从蠕虫般的幼虫变成带有精美翅翼的成体,这样的幻化转变已经让人们着迷了上千年。这不可思议的改变,在许多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重生的象征,在古希腊,psyche一词同时代表“蝴蝶”和“灵魂”。

灯蛾

豹尺蛾

从形态各异的卵,到肉嘟嘟却满身是刺的幼虫,再到伪装自保、默默生长的蛹,最后羽化为成虫,飞蛾短暂又精彩的一生,可不止这些——

晓尺蛾

宽带闪彩灯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