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像”字则被当作“象”的繁体字,两者合二为一了,这样使用起来,就“无错”可出;然而,在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像”又被确实为规范字,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而是“自成一字”。
经历了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之后,一提到这两个字,大家就有点犯蒙了。如今,“像”与“象”该怎么样用,才正确呢?这个我们就得求助于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了。1996年新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这两个字的义项就做了明确规范。
先说“象”。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首先给出了象的最基本的义项,作为名词,表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象”。
另外,还有两个义项:
当名词时,指的是自然界、人或物等的形态、样子,如:景象、气象、天象、现象、形象、印象、表象、病象、脉象、假象、旱象、险象、万象更新等。
当动词时,则表示模仿,如:象形、象声等。
再说“像”。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给出“像”字的义项为:
当名词时,指以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如:图像、雕像、人像、画像、偶像、遗像、像章、塑像、肖像、绣像、虚像、神像、影像、录像、摄像等。
当动词时,意为跟某事物相同或相似,如:好像、活像、像那么回事、温顺的像小绵羊,像雷锋那样生活、像你这样的人才真难得。
当副词时,为好像,如:天像要下雨、看上去像是很漂亮。
当介词时,为比如,如:像大熊猫这样的珍稀动物,要加以保护。
“像”与“象”的区别。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1.作名词用,如“大象”。2.属于名词性词素, 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 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3.属于动词性词素, 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四种情况是: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 形象,如“画像”、“佛像”,“人像”等。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4. 作副词用,好像、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从形式上分,“象”除了作名词的“大象”外,只有 以词素的形式存在,是不可单用的;而“像”字则可以单用。从内容上区别,“象”除了作名词的“大象”是有形的外,其他都 属于意识中可感的“ 形态”类的,比如印象、想象、景象等;而“像”字则是 看来见、摸得着的“ 形象”类的,比如图像、雕像、人像等。
按照上述分析,“像征”与“象征”、“想象”与“想像”等词,“象征”与“想象”才是正确的,因为,“象征”与“想象”都属于“意识”类的范畴。
(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