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2月7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布莱斯·帕斯卡"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1691年弗朗索瓦二世-奎斯内尔为热拉尔-埃德林克制作的帕斯卡画像出生(1623-06-19)1623年6月19日法兰西王国克莱蒙费朗逝世1662年8月19日(1662岁—08—19)(39岁)法兰西王国巴黎信仰詹森主义时代17世纪哲学地区西方哲学主要领域神学、数学、哲学、物理学著名思想帕斯卡的赌注、帕斯卡三角、帕斯卡定律、帕斯卡定理、帕斯卡计算器
受影响于
奥古斯丁、蒙泰涅、笛卡儿、杨森、爱比克泰德
影响于
威廉·詹姆士、莱布尼兹、卢梭、托克维尔、尼采、柏格森、卡瓦耶斯、布迪厄
签名
布莱兹‧帕斯卡(法语:Blaise Pascal;1623年6月19日—1662年8月19日),法国神学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音乐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帕斯卡早期进行自然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对机械计算器的制造和流体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扩展托里切利的工作,澄清了压强和真空的概念。帕斯卡还有力地为科学方法辩护。数学上,帕斯卡促成了两个重要的新研究领域。他16岁写出一篇题为射影几何的论文,1654年开始与皮埃尔·德·费马通信,讨论概率论,深刻影响了现代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1654年末一次信仰上的神秘经历后,他离开数学和物理学,专注于沉思和神学与哲学写作。他是坚定的杨森教派信徒,人文思想大受蒙田影响。宗教论战之作《致外省人书(英语:Lettres provinciales)》(Lettres provinciales)被奉为法文写作的典范,身后其笔记本被编为《思想录》。
早期的生活和教育[编辑]
帕斯卡出生于克莱蒙费朗,三岁丧母[1]。他的父亲艾蒂安·帕斯卡(1588–1651),在科学和数学上有著很大的兴趣,是一名罗勃贵族和当地法官。帕斯卡有2名姊妹,妹妹叫杰奎琳,姊姊叫洁柏特。1631年,在他的妻子死亡五年后,艾蒂安和他的孩子们搬到了巴黎[2]。这个新抵达的家庭马上就聘请了一位女佣,露易丝‧迪佛特,而她最后并成为了这家庭重要的一位成员。艾蒂安从未再娶,由于他的孩子们都展现出杰出的智慧,所以他决定他将要独自教育他们,尤其是展现出数学和科学上惊人的天份的儿子布莱兹‧帕斯卡。
在他11岁那年,他创作了一篇有关于身体振动发出声音的论文,然后艾蒂安便在他儿子15岁前禁止他继续追求数学知识,以免他荒废拉丁语和希腊文的学习。不过有一天,艾蒂安发现布莱兹(12岁)正用一块木炭在墙壁上写一项独立证明,即三角形的角度总和会等于两个直角相加即180度。从那时起,这个男孩便被允许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以及在默桑神父修道院旁听一些欧洲杰出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例如罗贝瓦尔、吉拉德·笛沙格、迈多治、伽桑狄,和笛卡尔。
吉拉德·笛沙格的一份关于圆锥曲线的作品尤其让帕斯卡感兴趣,根据德扎格的思想,16岁的帕斯卡写了一篇被称作神秘六边形的短篇论文,Essai pour les coniques(圆锥曲线专论),作为证明的方法,然后将这份他第一次认真创作的数学作品寄到巴黎的马兰·梅森神父,这至今仍被广为称作“帕斯卡定理”。它描述了一个圆锥曲线的内接六边形的三对对边延长线的交点共线,又称帕斯卡线。帕斯卡的作品过于早熟,以至于笛卡尔看了他的手稿后,拒绝相信这是小帕斯卡所写的。当梅森神父保证这份作品为小帕斯卡所写时,笛卡尔嗤之以鼻,说:“我不觉得他给出的关于圆锥的证明比早先的方法更合适这件事有什么奇怪的。”并说:“但关于这份主题的其他东西可以推荐,因为这几乎不会发生在一个16岁的少年身上。”
在当时的法国,办公室和职位是可以买卖的。1631年时,艾蒂安用65,665里弗(livres)卖出了他在间接税法院副总裁的职位。这笔钱被投资在政府基金,如果不浪费的话,必定会成为一笔丰厚的收入而能让帕斯卡家族可以搬到巴黎并好好享受那里的生活。但在1638年,黎塞留急需钱来供应三十年战争的开销,拖欠了政府基金的发放,于是艾蒂安·帕斯卡的财产一下子从将近66000里弗降到少于7300里弗。就像许多人一样,因为反对黎塞留的税务政策,艾蒂安被迫逃离巴黎,留下他三个孩子给邻居珊卡特女士照顾。她是一位有著坏名声的美女,据说拥有全法国最奢华的启蒙沙龙。艾蒂安一直到杰奎琳在一场黎塞留有出席的儿童戏剧表演中表现出众才被赦免。在当时艾蒂安也重获枢机主教的青睐,并在1639年时,被指派为国王的税务专员,前往一个因革命而税制陷入极端混乱的城市—鲁昂。
帕斯卡设计的计算器
1642年,为了减轻他父亲无止尽地、重复地计算税务的收支负担,未满19岁的帕斯卡努力地制造出一台可以运行加减的计算器,称为帕斯卡计算器。而在工艺博物馆和德国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博物馆,展示著他原创的两台计算器。虽然这些机械后来成为早期电脑工程的先驱,但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商业成功。因为它实在是太过昂贵以致于变得比较像是件玩具,和非常有钱的法国或欧洲人展示地位的象征。然而帕斯卡在下个十年仍然不断的精进他的设计,并且总共做了20台这样的机器。
对数学的贡献[编辑]
帕斯卡三角
帕斯卡的一生都在影响数学研究。他在1653年的《论算术三角》中描述了一个二项式系数的表格表示,表中的每个数都等于其肩上的两个数的和,现在被称作帕斯卡三角。
在1654年,在一个热衷于赌博问题的朋友的影响下,他和费马通信讨论,并因此诞生了数学理论概率论[3]。这个朋友的具体问题是:基于赢得赌局的概率,两个提前结束游戏的玩家如何在给定现在赌局的情形下公平的分赌注。期望的概念在这一讨论中提出。费马和帕斯卡完成的分析和概率的工作给莱布尼茨提出无穷小微积分奠定了基础。1654年后受宗教经历影响,帕斯卡几乎放弃了数学工作。
去世[编辑]
1662年,帕斯卡病情加重,情绪状况也因前几年姐姐的死恶化了许多。帕斯卡注意到自己即将逝去,便寻求医院来解决他的不治之症,但却被他的医生拒绝了,原因是他的状况实在是太不稳定以致于难以照顾。1662年8月18日的巴黎,帕斯卡开始抽搐且进入了临终。1662年8月19日清晨,帕斯卡去世,埋在圣艾蒂安教堂的坟墓里。
一份尸检报告指出,帕斯卡的胃及其他腹部器官都有著很严重的问题,脑部也有受损。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仍然无法确定,虽然推测可能是肺结核或胃癌,也有可能是两者共同导致。而时常折磨着帕斯卡的头痛则一般被归因于脑的病变。
作品[编辑]
《圆锥曲线专论》(1639)
《关于真空的新实验》(1647)
《算数三角形》(1653)
《致外省人书》(1656-57)
《几何的精神》(1657或1658)
《写在签名的形式》(1661)
《思想录》(未完成即死亡)
《人类幸福》
纪念[编辑]
国际单位制中的压力单位帕斯卡(Pa)以他的名字命名。
一种结构化计算机编程语言帕斯卡语言为纪念他而命名。
在法国,年度杰出奖颁给布莱兹‧帕斯卡‧查尔斯全国杰出科学家奖以进行他们在法兰西岛的研究。
一座位于法国克莱蒙费朗的大学,以帕斯卡的名字命名为布莱兹‧帕斯卡大学。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滑铁卢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一场以他命名的数学竞赛。帕斯卡竞赛开放给世界上每一位年龄在15岁或9年级以下的学生参加。
罗伯托·罗塞里尼导演了一部传记式的电影(标题为布莱兹‧帕斯卡),在1971在意大利开始播送。
帕斯卡在1984年BBC Two第一版的纪录片《海洋的真相》里成为主题,由克匹特饰演。
NVIDIA在2016年推出的NVIDIA GeForce 10系列的架构使用帕斯卡命名。
参考文献[编辑]
^ Devlin, Keith, The Unfinished Game: Pascal, Fermat, and the Seventeenth-Century Letter that Made the World Modern, Basic Books; 1 edition (2008), ISBN 978-0-465-00910-7, p. 20.
^ O'Connor, J.J.; Robertson, E.F. Étienne Pascal.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cotland. August 2006 [5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 ^ O'Connor, J. J.; Robertson, E. F.. "The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Pierre de Fermat". http://www-groups.dcs.st-and.ac.uk/~history/Biographies/Fermat.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语录上的布莱斯·帕斯卡语录
Blaise Pascal: Mathematician, Physicist and Thinker about Go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唐纳德·亚当逊 (1995)
参见[编辑]
神童
通才
查论编宗教哲学宗教概念
来世
尤西弗罗困境
信仰
智能设计论
神迹
罪恶问题
宗教信仰
灵魂
精神
神义论
神学无用论(英语:Theological veto)
神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神学(英语:Aristotelian theology)
梵
巨匠造物主
神圣至简(英语:Divine simplicity)
伦理利己主义
太一
圣灵
仇神论(英语:Misotheism)
泛自然神论
人格神
进程神学(英语:Process theology)
至高存在
神就是宇宙
不动的动者(英语:Unmoved mover)
各信仰中的神
儒教、道教、华人民间信仰
亚伯拉罕宗教(英语:God in Abrahamic religions)
佛教(英语:Creator in Buddhism)
基督教
印度教(英语:God in Hinduism)
伊斯兰教
耆那教
犹太教(英语:God in Judaism)
摩门教(英语:God in Mormonism)
锡克教(英语:God in Sikhism)
巴哈伊信仰
巫术(英语:Wiccan views of divinity)
神的存在性支持
美论证
基督论证
意识论证
宇宙学论证
程度论证
欲望论证
宗教经验论证
爱论证
奇迹论证
美德论证
本体论论证
帕斯卡的赌注
合理基础论证
理智论证
目的论论证
超验主义关于神存在的论证
目击者论证
反对
终极波音747策略
无神论者的赌注
伊壁鸠鲁悖论
自由意志悖论
地狱问题(英语:Problem of Hell)
不一致启示论证
无信仰论证(英语:Argument from nonbelief)
神学语言非认知主义(英语:Theological noncognitivism)
奥卡姆剃刀
全能悖论
肚脐假设(英语:Omphalos hypothesis)
坏设计论证(英语:Poor design)
罗素的茶壶
无知者的命运(英语:Fate of the unlearned)
宗教理论
道
天人合一
无宇宙论
不可知论
泛灵论
反宗教主义
无神论
明理思想运动
法 (印度哲学)
自然神论
基督徒自然神论
神圣命令论
二元论
秘教
宗教排他论
存在主义 (基督教、不可知论、无神论)
妇女神学
诺斯底主义
单一主神教
人文主义 (宗教、世俗、基督教)
宗教兼容主义
一元论
一神教
神秘主义
自然主义 (形而上、宗教、人文主义)
新纪元运动
非二元论
非有神论
泛自然神论
泛神论
多神论
过程神学
宗教原教旨主义
宗教唯心论
萨满教
道教
有神论
先验论
多重宗教身份认同
宗教多元主义
更多...
宗教哲学家(按活跃年代)古代中世纪
赫拉克利特
奥古斯丁
波爱修斯
安瑟莫
迈蒙尼德
马尔毛帖的高尼罗
鲁世德(阿威罗伊)
托马斯·阿奎那
米兰多拉
伊拉斯谟
启蒙运动
笛卡儿
帕斯卡
斯宾诺莎
威廉·沃勒斯顿
托马斯·乔伯
大卫·休谟
霍尔巴赫
康德
赫尔德
1800
施莱尔马赫
黑格尔
1880
海克尔
克利福德
尼采
哈格尔德·霍夫丁
威廉·詹姆士
1900
弗拉基米尔·索罗沃夫
恩斯特·特勒尔奇
鲁道夫·奥托
列夫·舍斯托夫
布尔加科夫
弗洛伊德
卡西尔
1920
乔治·桑塔亚那
罗素
帕弗罗·弗罗伦斯基
马丁·布伯
保罗·田立克
卡尔·巴特
布鲁内尔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战后
米尔恰·以利亚德
约翰·莱斯利·麦基
彼得·积奇
安东尼·弗鲁
威廉·阿尔斯顿
1970
威廉·L·罗
阿尔文·普兰丁格
斯温伯恩
罗伯特·摩尔日修·亚当斯
1990
丹尼尔·丹尼特
威廉·莱恩·柯莱格
相关条目
宗教批判
查经
宗教史
宗教
宗教学
宗教哲学
神学
宗教与科学
政治与宗教
理性与信仰
索引
主题门户 · 分类目录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ISNI
VIAF
WorldCat
各地
挪威
智利
西班牙
法国
BnF data
阿根廷
加泰罗尼亚
德国
意大利
以色列
芬兰
比利时
2
美国
瑞典
拉脱维亚
日本
捷克
澳大利亚
希腊
2
韩国
克罗地亚
荷兰
波兰
葡萄牙
梵蒂冈
学术
CiNii
MathSciNet
数学谱系计划
zbMATH
艺术家
MusicBrainz
人物
德意志传记
Trove
其他
CONOR
RISM
SNAC
Id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