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考辨 | 黄杨钿甜的“钿”能读tian嘛?(陈曦骏)

所以黄杨钿田的“钿”读作tian,并不是来自于方言,而是“金华”(金属花),“田田然”(盛开的样子)而来的古代汉语的正音,而且相比dian字的读音,还是先起音。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在古诗词中哪些时代的“钿”需要读作tian呢?

先看魏晋时代的《西洲曲》“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此处“前”为换韵,钿与“莲”和“前”同韵,按照诗词押韵的规律,应该平声读作tian。

盛唐时期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这是一首柏梁体诗,句句押韵,钿和天筵鲜前和边押韵,读tian。

晚唐到清代,晚唐的皮日休,五代的顾太尉,北宋的李清照和南宋朱淑真,直到明清时,无论诗词,绝大多数的“钿”在作韵的时候都读平声。虽然这其中有些是绝对要押平声韵的格律诗,但是也有歌行 古体诗和词作为佐证,钿在中古汉语诗词创作中读tian为主流。

相同意思的情况下,可不可以读钿呢?在宋代《广韵》中收录了dian(去声)读音。再看图八吴文英的这首《瑞鹤仙》,用了词林正韵第七部的上去声通押,与“燕”(去声),“卷”(上声),“见”(去声)押韵,此处的“钿”应读作去声dian。

是不是从《广韵》之后,“钿”字才有dian的读音呢?也不是。白居易长恨歌的最后一部分: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扇”处换韵去声,钿和见押韵,此处钿读dian去声。可见在诗词中“钿”读作dian去声,不晚于中唐时期。

作者简介:

陈曦骏 就职于上海公安学院,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晚唐五代诗史》,诗词作品及鉴赏类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诗学》《晶报》《中国电视报》等报刊杂志,曾获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七夕特别节目冠军,人民日报万卷风雅集诗词专家,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苏卫视等电视节目及人民日报人文历史平台,央视频、新浪微博、腾讯新闻、抖音、云听fm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文化栏目担任文化嘉宾。

编辑/朱文俊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