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9纵政委李中权为何在1955年低授少将军衔?

1955年军队授衔时,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辽沈战役的东野12个纵队司令员与政委中,除两位纵队司令员与一位纵队政委低授为少将外,其他33位纵队司令员与政委,有7人授予了上将,26人授予了中将。三位低授为少将的东野纵队司令员与政委,9纵政委李中权是唯一一位授衔的少将。12纵队司令员贺晋年受高饶事件的影响,由53年的拟评上将改授为少将。有着“中国的巴顿'美誉之称的钟伟受累于抗战时期在新四军五师的私自外逃与1949年青树坪战役的指挥失利,使得钟伟在1955年授衔时低授为少将。与两位低授少将的纵队司令员相比,担任纵队政委的李中权表现的中规中矩,为何也同贺钟二人一样仅授予了少将?本文将专门详解李中权为何在1955年低授为少将,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建国前李中权在三个革命时期的任职与贡献,完全符合55年中将标准李中权,1928年入团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红军,次年入党。红军时期为师职干部(55年上将标准的任职),曾任大金川藏民独2师政委;抗战时期任抗大二分校大队政委、冀东分区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55年标准的中将任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9纵政委、46军政委(55年中将的标准任职)。从李中权在共和国成立以前三个革命时期的任职与贡献来说,红军时期的师级、抗战时期的旅级,解放战争时期的正军职,完全符合1955年中将授衔标准。

二,1952年三反运动中被打成大老虎,评级为副军级,使得李中权在三年后的评衔中与中将无缘1951年10月,时任46军政委的李中权从46军平调到空军工作,任空3军政委。在从46军赴空3军上任时,李中权未经46军党委会研究,私自挪用46军的经费带到刚刚新成立的空3军,用于空3军的营房建设与器材购买,虽然经费并未私藏囊内,但李中权的这一行已经严重违规。1952年,在开始进行的“三反”运动中,李中权曾私挪46军经费因而受到冲击,被46军政治部主任张秀川举报为贪污浪费,李中权因而被打成'大老虎',降级并降职,军队评级为副军级,并于1952年6月由空3军政委(正军职)降为华北军区空军参谋长(副军职)。52年的降职降级,直接影响到了李中权的以后仕途。1955年军队评衔工作重新启动后,李中权因军队级别仅为副军级,军内任职为副军职,无论级别,还是时任军职均没有达到中将标准,因而李中权仅授予了少将军衔。

举报李中权为大老虎的张秀川